总分法以逸待劳
《我们正在编织希望》这是一个记叙性的文题。首先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指的是谁呢?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难,“我们”指的就是学生吧。不错,“我们”可以理解为学生,大多数同学恐怕都会把它理解为学生,并且把“我们”当作一个群体来写,写我们怎样怎样地编织着希望,如若这样,那恐怕就缺乏新意了。倘若换一个角度写,把“我们”理解为一个家庭中的几个成员,理解为我与我的几个或性别、或年龄、或职业(有的仍在校学习,有的已走上社会)不同,但又都在编织着希望的朋友们,那就与众不同,有新意了。
那么,该怎样写好这样一篇有新意的文章呢?从结构人手,应该是一个好办法。由于“我们”是由正在编织希望的不同个体组成,因此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把他们的材料组合在一起。这就涉及到结构的问题。记叙文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情节的推进为主的承接式;有按事物的内在联系,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逐层展开的连环式;有以借助某一景物。选择一个立足点、观察点,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思维向四面八方发散的辐射式;还有选择几个画面,然后通过一条主线把画面组合起来的组装式;等等。那么,要写出有新意的《我们正在编织希望》一文应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方式呢?宜采用组装式中的总分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总分法是由这篇文章的内容所决定的。由于它写的是几个不同人物的行动,因此可以选用几个不同的片断来表现几个不同的人物,这就是“分”,又由于这几个人物都在,“编织着希望”,有其共同点,因而又可以合写,这就是“总”。“分”表现人物的不同行为,不同个性,“总”表现文章的相同内容与相同的主题。
运用总分法使文章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总”,使读者对“我们”有个总的了解,对主题有个明确的认识;“分”,使读者易于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总分,符合读者对事物由整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规律,更容易把握文章的内容。
运用总分法还可以使“分”的片断与片断之间有较大的跳跃,可以省去许多过渡性的文字,使文章语言更为简洁。
因此,写作《我们正在编织希望》一文运用总分法可以以逸待劳,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