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思》点评

时间:2024-05-22 15:51:37 | 文章来源:三思网

    读这篇散文,是在读作者的故事,更是在读她的忧伤。
    作者将笔触深入心灵深处,展示了自己被泪雨淋湿的花季。因为写的是自己的痛苦经历,文章的情感真实,基调也格外伤感。但不可否认,文章也因此平添了几分感人的情致。
    在这篇文章中,“雨”在文中反复出现,有实写也有虚写,有本义也有象征。也许是为了切题,文章一开篇即提到了雨。“我丢掉雨伞,任由雨淋湿全身……”尽管这个开头缘自作者立意用倒叙的手法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但由于缺少某些介质文字,比如时间地点原因等等因素,不仅令人感到突兀,而且感到生硬:为什么要主动丢掉雨伞?为什么宁愿被雨淋湿全身?虽然随着文字的展开,读者会了解作者的故事,也能理解作者的感情,但用这样一个开头,难免会产生情感“故做”之嫌。另一方面,从下文来看,这个开头显然来自作者12岁生日那个雨天。但把一个并无明确内容的句子置于文首,完全游离于详细的场景,实在很费猜疑。
    文章着笔的重心在于作者的12岁生日。作者不仅写了自己的“心雨”,还写了大自然的“天雨”,暗示着天亦有情,同时也为老师同学为其共庆生日埋下伏笔。作者在描写蛋糕、蜡触这温馨一幕后,突然笔锋一转,竟然“我拿过伞丢在地上,任由雨水……”。作为读者,如果说刚刚还在为她“暖风从心头拂过”而心生慰藉,那么,现在则陡然产生了愕然之感:尽管作者很压抑很痛苦,但无论如何,这种冲动的行为不该发生在感受到老师同学对自已的情意之后。这里有几种可能:作者或者是为了呼应文首的“我丢掉雨伞,任由雨淋湿全身……”,或者是为了强调下文的“只希望远方的爸爸妈妈看到……我的花瓣会因雨水的冲刷而更加迷人”。其实,不必强求形式的完美,只须注重情感的真实。
    另外,作者在词汇的选择上也存在一些偏差,如“我凋零在无情的雨里”中的“凋零”、“永远无法天晴的阴雨”中的“永远”,等等。这几个词用得都不太准确,成为作品中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