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作者到底是谁?
《孙子兵法》,曾为中外人士举为兵书之鼻祖,这部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比较系统地涉及了战争的全局问题,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然而,这样一本旷世奇书,在广泛流传的同时,它本身的许多疑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光。其中,《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就是一个令史学家疑惑不解的问题。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一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将军孙武,一是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孙膑,他们各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记载有《吴孙子兵法》和《齐孙子》两种,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认为前书的作者是“孙武”,后书的作者是“孙膑”。然而,后世所能见到的只有《孙子兵法》一部书,据说孙膑的兵法书自东汉末年以后就失传了。
自宋代以来,许多人开始怀疑和猜测《孙子兵法》的作者。有人根据《孙子兵法》阐述的多是战国时代的情况,认为此书的源头出于孙武而完成于孙膑,因为书中有大量关于战国时期的内容,在春秋时期的孙武是不可能预测到他死后之事的。还有一些人干脆主张孙武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孙子兵法》是孙膑所作。
另外还有几种孙武与他人“合一”的说法。一为“武伍一人”说,认为《孙子兵法》是伍子胥的作品,“武”不是孙武的名字,而是《孙子兵法》原来的书名。一为“武膑合一”说,该观点认为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名武,膑是他的绰号。由于孙子在吴、齐两国都待过,司马迁没能分辨出来,就误以为是两个人,将二者分别记载于《史记》之中。
纷纭离奇的争论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见分晓。1972年,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在发掘一处西汉墓葬时,出土了大批竹简,包括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一发现不仅使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著作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证实了《史记·孙子传》和《汉书·艺文志》中关于两个孙子有两部兵法的记载是正确的。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孙膑兵法》的发现还不能证明《孙子兵法》就是春秋末年的孙武所撰,主要有以下几大疑点:第一,《孙子兵法》的许多用语都是战国时代流行而春秋时所未见的。如“形名”“霸王”等。第二,《孙子兵法》记载用兵数动辄10万,但是春秋时期即使是大国用兵也不过二三万人,只有到了战国中期,才有用兵10万至数十万的记载。第三,《孙子兵法》所谈的战术多为运动战,主张深入敌后,长距离地调遣。这些都是战国时代的打法。第四,《孙子兵法》言兵,由“将”独当一面,这一军事格局是战国时期的写照,春秋时的战争一般都由国君亲自统率军队出征。第五,《孙子兵法》有关于苏秦的记载:“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而苏秦活动的时代当为战国中后期,在孙武之后约200年。
看来,要彻底解开《孙子兵法》作者之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现和研究。
记忆巩固
1.《孙子兵法》,曾为中外人士举为兵书之_____。
2. 1972年,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一处西汉墓葬时,出土了大批竹简,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证实了有两位“孙子”的说法。
推荐文章:
- ·生动形象
- ·最后一次
- ·社会景观的描写
- ·怎样写介绍信
- ·依据缘由巧构思
- ·叙事作文 带评语
- ·描写内心独白的心理技巧
- ·如何写游记(三)
- ·实证性材料收集方法
- ·如何记叙小事
- ·写日记的几个重要注意点
- ·综合论证法
- ·怎样写会议结束语
- ·《志存高远》点评
- ·写日记的目的
- ·松鼠
- ·点拨
- ·寻找最佳角度
- ·8种作文满分句式!《人民日报》教你轻松拿高分!
- ·篆刻的由来
- ·发现美的眼睛
- ·记叙性材料的审读概说
- ·《我的世界》点评
- ·《有趣的课余生活作文》点评
- ·生命的探索
- ·怎样写简报
- ·使用自己的语言
- ·释义
- ·引经据典,丰富多彩—语言美
- ·写作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