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的分析
议论文的显著特点是它的理性思维方式,分析是这一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写议论文离不开分析。
所谓分析是把一个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解成几个较简单的组成部分,然后指出这些部分间的关系。
在议论文中我们或对某种现象进行论说,或对某类事物进行评价,在论说时我们又要摆明态度,亮出观点。我们的观点是抽象的、概念性的,不易被人接受和理解。这时我们需要把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方面,一层一层地进行表达。观点就像是楼的最高层,需要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攀登,才能达到那里。而攀登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当然也是表达的过程。
分析和表达是有区别的。分析在大脑中进行,是一种思考,而表达则是把分析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语言外化出来。它们都具有过程性,二者相伴随而产生,但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无形,一个有形。
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逻辑性,二是现实性。
逻辑性是指分析不但要注意层次,由浅人深,还要注意层与层之间的必然性关系。这种关系应该存在于被分析的事物当中,不应该是人为加上去的。下面我们对“减负”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对“减负”进行肯定,这是我们的基本观点。可要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并让人理解就需要一番分析论证,论证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分析的过程。现在我们把肯定减负的几个理由列出来。
①“减负”符合儿童的天性.把童年还给了孩子们,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②“减负”是对旧的教育模式的撞击,使冷漠而缺少个性的教育方式被更多的人所唾弃。
③“减负”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
④“减负”帮助老师们摆脱了沉重的负担,使老师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⑤“减负”使家长的目光从孩子们的作业本上收了回来,使家长摆脱了义务辅导员的困扰。
⑥“减负”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更具独立性和开拓性。
这六个观点中都与“减负”有关,但若都罗列进文章中并不十分恰当,因为这六个小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显。①是谈减负与儿童关系的;②谈的是减负与教育模式的关系;而④和⑤又谈的是减负与教师、家长的关系,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很松散。这就是逻辑性不强。如果我们保留①③⑥的话,这篇文章的中心会更集中更明确了。而①②③之间的内部关系也比较密切,逻辑性很强。
①③⑥也仅仅构成了文章的提纲,必须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再度分析才能使文章更充实,论证更严密。比如我们对①进行再分析。
“减负”符合儿童的天性,把童年还给了孩子们,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①童年本应是无优无虑和天真烂漫的。童年应该与游戏相伴,应该与笑声相伴……
②现在的孩子们从学前班开始忙碌,他们忙着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一年级以后,更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早上7点30分早读,11点30分放学,他们第一个走出家门,最后一个回到家里。晚上他们作业成堆……
③孩子们失去了童年,也失去了天真,他们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弯了腰,压驼了背,他们为了一分两分和同学竞争较劲儿,他们承担着家长的重托和期望……
④这一切难道不是违背了人类的天性吗?……
在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一番这样的分析之后,这篇文章就具有了较强的逻辑性和说理性。
现实性,是指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要联系实际,联系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因为在论证的过程中会需要一些具体事例作为论据,如果自己分析出了道理,却不占有这方面的材料,写作时会缺少论据,从而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我们上面对“减负”分析中的②是谈减负与教育模式的关系。如果手中有资料这样写也未尝不可,能分析透彻的话,文章还是相当有分量的。但如果缺乏现实资料,只是空谈,效果不会太好。
另外,分析需要耐心。有很多同学写议论文时因没有兴趣。写起来很粗,问题分析不透彻,该说的话不说,该讲的道理没讲出来,文章显得没有力度。以后再写议论文时应注意这一点,分析问题要细,要把问题说透。
推荐文章:
- ·名师指导
- ·境界
- ·立意与选材
- ·数幅风景织相思
- ·切题入目三分 联想海阔天空
- ·消息写作技巧
- ·总分法以逸待劳
- ·对亲情的感悟
- ·在求同比异过程中,力求新的发现
- ·综合论证法
- ·《真诚对待同学》作文点评
- ·用文字来表达文学作品
- ·点评文章
- ·如何发现与杜绝最隐秘的跑题现象
- ·童年的歌谣
- ·借景抒情
- ·游宝带桥有感
- ·书中的自己
- ·想象的重要性
- ·和缺点“作战”
- ·作品的充实
- ·打破空间抓特点
- ·区别
- ·写说明文怎样才能条理清楚
- ·“家乡新变化”写作指导
- ·名师点拨
- ·《流星雨》点评
- ·说“勤”与作文写作
- ·《刘姥姥游赏大观园》写作
- ·妙用修辞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