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理素质
今年的中考学生作文,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心理素质弱导致对选题权的使用不当。在阅卷时,我们发现,有为数不少的作文或字迹潦草,仓促成篇,缺乏精当的构思;或扬短避长,写了自己最不擅长的题目;或知识漏洞百出……我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选题权的使用不当。
心理素质是考场作文考查的重要方面,这在选题作文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两道题目选择一道作文,第一步就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积累、临场调遣信息的能力以及写作专长,果敢、迅速地确定要写的题目。如果左右游移,拿不定主意到底写哪一个题目好,宝贵的时间就无情地流失了,这就容易造成选择题目的随意、轻率。珍视选题权,而不被其所束缚,这应该是今年作文留给我们的教训。
(二)定势思维的负面影响导致对新题型的不适应。《拥抱炸鱼》、《拥抱棉鞋里的阳光》、《拥抱笑声》、《拥抱耳朵》、《拥抱车祸》……类似这种半通不通的题目,在中考阅卷过程中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恐怕与平时作文训练“单打一”有关。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是补题,补题要补得准(不出语法错误),小(写作角度小),巧(表达新颖),实(与原题合二为一,不露痕迹)。只要平时注意了半命题作文的训练,补题技巧还是容易掌握的。但是,有的考生平时只写作话题作文,综合训练演化成了单一的作文训练,而由此形成的定势思维,一旦遇到题型的变化,就措手不及,难以适应了。题目—文章的窗口,都破破落落的,作文这一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焉能稳固?据说,有的学校从初一开始就非话题作文不写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使作文教学步入死胡同。
(三)对文体开放的片面认识导致文体选择的随意性。文体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它确实为优秀的考生提供了一方展示才华的舞台,但对不能认真审题立意的学生来说可能就会有“痛失江山”之苦。如,有一首诗歌的其中两节这样写道:“拥抱吧!/亲爱的山川,我愿与你共拼搏。在广遨的身形中攀登!/拥抱吧!亲爱的时间,我愿与你共度过。/在理想的长河中流逝!”错字、病句、语意不通,这哪里是诗?又如,有篇题为《拥抱母亲》的戏剧,全篇是一位名叫“珍艾”的女孩与母亲没滋没味的对话,对戏剧创作的构成要素以及基本要求憎懂无知,却贸然作为文体选择,终生抱憾。
其实,文体开放只是开放了考生选择文体的权利,一旦考生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按照该文体的规范去写,不能胡来。特别是在选择诗歌、戏剧、书信等非常规范的文体时,一定要慎重,要掂量好自己的才识之后再确定写哪一种文体。俗语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