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解析

时间:2024-04-03 16:47:18 | 文章来源:三思网

    又称今体诗,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诗(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
    近体诗主要包括律诗和绝句两种。
    律诗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言即字。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简称七律。超过八句则称长律或排律。绝句又称绝诗、截句、断句、短句。每首四句,仿佛律诗从中间截断而成,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
    近体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每首诗句固定),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的首联、尾联不要求对仗,额联、颈联必须对仗)。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就是五言律诗。杜甫《春望》,李商隐《风雨》等也都是五律。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一诗一共十二句,这首诗就叫长律(排律)。长律多是五言诗。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鲁迅《亥年残秋偶作》,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些都是七言律诗。
    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荞色,城中增暮寒。”王之涣《登鹤雀楼》,孟浩然(春晓》,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都是五言绝句。
    贺知章(回乡偶书),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杜甫《夔州歌》、《江南逢李龟年》等等都是七言绝句。
    下面例释诗题中出现的一些术语。
    口号《晚行口号》(杜甫)、《途中口号》(张九龄),“口号”意为未经起草随口吟成。
    口占(zhan)《岚山道中口占》(柳亚子〕,“口占”与“口号”意同。但唐代诗题中只用“口号”,代表随口吟成之作,清代诗人作品中多见“口占”。
    酬、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酬”,“报”的意思。对方赠诗词,自己写诗来回报,对方写的叫“唱”,自己答的称“酬”。古人“酬唱”之作颇多。
    追和《追和何谢<铜雀妓)》(李货),根据南朝诗人何逊、谢眺二人分别作的《铜雀妓)诗意而“和”,因是“和”古人,称“追和”。后苏轼写有大量“追和”陶渊明诗的作品。
    次韵《次韵和陈巢南岁暮感怀之作》(柳亚子),“次韵”,根据别人诗作所用韵,并且依原韵先后次序写出的诗叫“次韵”。“和”,原指唱歌时一方唱、一方和。“唱和”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赠诗的原韵写诗回答,白居易、元镇二人依韵唱和的诗颇多;一是只根据原作意思而另外用韵写答诗(即“酬唱”),柳宗元、刘禹锡二人的唱和诗即属此类。“步韵”同“次韵”。“用韵”是按原韵但韵字次序可以有不同。“依韵”只要求和原诗属于同一个韵部而韵字不必相同。
    赋得《赋得暮雨送李宵》《韦应物)、《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赋得鸡》(李商陈),“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按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其意义与“咏物”之“咏”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