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事例中提炼观点
万事万物在大千世界中存在发展,总有一定的规律,寄寓着一定的道理。这种道理,体现于日常生活中、蕴含在平凡的事件里。从事物之中概括提炼出道理米,是初中学生的基本功,它不仅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也是记叙文提炼主题的必要手段。我们要想从材料中概括提炼出观点,就要对事件、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几种方法:
一、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比如有一幅漫画:夜晚,八瓦日光灯下,父母孩子一家三口都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看报纸、做作业。要你抓准主旨写一事一议的短文。你是赞扬他们的节俭家风呢,还是讽喻人们生活中贪小失大的现象?就要你透过现象、发现画面线条中蕴含的深意。不难发现,后者才是作者的主旨所在。
二、辨识正误,力求正确。立意的高下、观点的是非,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水准。1988年上海市中考,某考生写《我和母亲》,说她原来一心想考师范,在母亲开导下,认识当教师太辛苦,终于改填了志愿。文末写道:‘我真该感谢母亲,要不是她,我今天就不会坐在这个考场里了!”不考师范,固然无可厚非,但作者的立意,却有失偏颇了。这说明作者不善于判别事物性质的正误,以致在议论抒情之中发生偏差。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常常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材料让你评析,来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我们必须去伪存真,善加识别。
三、由此及彼,类比联想。这种方法,往往在《xx的启示》,《x x的联想》,《x x x有感》等文章中运用。这类文章,作者往往在论述了本身的李理之后,引申扩展,或由甲想到乙,或由局部扩充到整休,由个别归结到一般,或通过横向类比,来论证文章的中心。例如扫地洗脸照镜子,能借来类比批评自我批评的重要,水滴石穿的现象,可类比持之以恒的精神,至于沙石砖瓦,松柏柳槐,都可同人们某种精神境界相类比,申发出新颖深刻的意义来。
四、见微知著,以小见大。鲁迅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一滴水珠,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根火柴,点腾腾的烈焰,一支粉笔,在学生心田描绘出灿烂的前景;一根银丝,闪耀着老师的心血和智慧,这种从细微处见精神,从平凡之中见伟大的方法,要多加训练,形成自己的能力。
五、扩敬思维,多方开掘。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往往只能集中在一个点上思考,就要学会扩散思维的方法。比如上海市某区统考,曾以世界短跑巨星约翰逊因服用类固醉禁药而被逐出汉城的丑闻为题材,要求考生就此发表二三百字的议论。那么对这一个事件,可以从几种角度来议论呢?就要善于发散思维,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思索。有的考生,指女,约翰逊愚弄全世界人民,有的肯定药检部门的负责认真,有的赞美奥运会当局铁面无私,有的却说他不过是个庞大的赌博集团的牺牲品,寄予一定的同情,有的又从欺骗的性质引申联想,谈到我们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考试作弊……角度不同,感受各异,都能独辟蹊径,观点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六、辨异求同,提炼共性。事物各有个性,众多个性又可提炼共性,这也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陈胜出身雇农,领导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洪秀全家贫辍学,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毕异是个平民,发明活字印刷,史蒂芬逊是个矿工,发明了火车,这五个人尽管时代不同,国籍不一,职业相异,但他们都有起初很贫困,后来在事业上大有作为的共同特点。由此我们可以提炼一个这样的观点:出身贫穷、地位低残,照样能够立志成才,大有作为。
七、求异思维,出奇出新。这种思维方式往往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已成定论。但有人非要“反其道而行之”说,失败并非都是成功之母,—如果不符合客观规律,如果不吸取教训,失败之后仍旧是失败。这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已成司空见惯的现象了吗?“班门弄斧”本意是批评在名师面前还自高自大,词带贬义。但有人却说,为求“名师”的指点,就应当在名师面前大弄其斧,以充分暴露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让老师点到要害,真有长进,这样理解,不也十分正确吗?这种求异思维,甚至逆向思维的方法,往往能出奇制胜,观念全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荐文章:
- ·说明文的命题方式有哪些类型
- ·《真诚对待同学》作文点评
- ·创意作文是写作本身的需要
- ·《养猫的启示》作文点评
- ·老师,您怎么可以这样
- ·写说明文为什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
- ·创意并非天才的专利
- ·童话和寓言故事的写作方法
- ·《酸奶和变酸了的奶》作文点评
- ·我的家乡
- ·如何安排说明文的结构
- ·如何积累议论文的材料
- ·议论文要不要讲究生动、形象
- ·外公家的葡萄
- ·童话世界般的雾
- ·怎样写好读后感
- ·写景作文点评
- ·第一次采访
- ·怎样才能突出中心
- ·爸爸的生日
- ·写议论文是否也要联想
- ·如何锻炼自己的推测和想象能力
- ·要写好读后感,不能犯的五个毛病
- ·雪花
- ·如何区分说明、记叙、议论三种文体
- ·千岛湖美食之旅
- ·中考高分作文解析
- ·景物作文写作方法
- ·水缸里的春色
- ·冬爷爷